-
<正>真菌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进化研究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长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杨祝良研究员带领下,该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基因组学、生物地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开展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演化历史和现有地理分布格局成因研究,构建真菌收集保藏技术体系,创新真菌资源有效利用途径,为真菌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出贡献。通过多年的努力,建成了我国第二大真菌标本室,收集保藏了一批富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菌种,创建了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真菌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
2022年04期 v.20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静;图力古尔;杨祝良;
侧耳属Pleurotus (Fr.) P. Kumm.隶属于蘑菇目侧耳科,该属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该属真菌形态分化滞后和形态可塑性较强,导致物种划分和识别较为困难。精准构建侧耳属的家谱、准确理解其物种的起源演化历史和亲缘关系,对于快速正确鉴别物种和菌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该属真菌的起源、地理分布格局和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展望了该属真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侧耳属物种分子鉴定所使用的参考序列。
2022年04期 v.20 235-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9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贾鑫;赵瑞琳;
演化时间不仅直接反应生物类群的进化历程,更能将丰富多样的各种生物在时间尺度上相互关联,所以在衡量生物的系统与进化关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使用现有的化石记录与采用分子钟分析方法估算现生生物演化时间已较为成熟。真菌分类学中,在分子系统发育和表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2016年以演化时间为新增指标构建分类系统的方法(“单系+表型特征+演化时间”)在蘑菇属的分类系统修订中首次实践,随后在真菌领域得以广泛运用。梳理了目前真菌分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多个以演化时间作为命名分类阶元新增指标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案例,阐明利用演化时间在构建分类系统所表现出的明显优势,并总结了具体研究思路,从而为其他学者在解决具体类群的分类问题上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20 246-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顺;陈圆圆;孙一翡;崔宝凯;
褐腐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降解木质材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褐腐真菌的部分种类是重要的林木病原菌,还有些种类是食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些年研究表明,虽然褐腐真菌分散于不同的科甚至是不同的目中,但绝大多数的褐腐真菌类群聚集在多孔菌目中。综述了中国多孔菌目中褐腐真菌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提供了目前中国范围内分布的该类群的物种名录,初步探讨并展望了该类群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022年04期 v.20 255-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王科;刘冬梅;李国杰;刘铁志;谢孟乐;杜卓;魏铁铮;
基于系统发育方法,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馆藏的2000年之后采集的蜡蘑属标本开展了分子鉴定和分类学研究,共发现16个种,其中包括新种炭黑蜡蘑Laccaria anthracina和3个中国新记录种(蛛网蜡蘑Laccaria araneosa、红蜡蘑浅色变种Laccaria laccata var. pallidifolia、小蜡蘑Laccaria parva),增补了国内已知物种分布报道,为蜡蘑属研究提供了分子鉴定的参考序列和核心参考文献,为今后开展我国蜡蘑属物种资源调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v.20 27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淑华;魏江春;魏鑫丽;
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是子囊菌门最大的纲,其生态类型多样,涵盖腐生菌、内生菌、人类和植物病原菌、地衣和石生真菌等。座囊菌纲中仅少数种类为地衣型真菌,且地衣型真菌在该纲并未形成单系。推测目前座囊菌纲中3个独立的地衣谱系乳嘴衣目、单芽菌目和叶上衣目可能代表了该纲中3个独立的地衣化事件。围绕座囊菌纲中地衣型真菌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开展座囊菌纲地衣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及其资源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022年04期 v.20 285-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鹏涛;钟娟;吴承龙;张平;
皱锁瑚菌热带变种Clavulina rugosa var. tropica最早报道于菲律宾,其显著的特征是子实体受伤后有变色反应。2018年在中国云南省采集到该真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真菌与皱锁瑚菌Clavulina rugosa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是在锁瑚菌属中形成1个单独的支系。由此,对该真菌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命名为热带锁瑚菌Clavulina tropica,并重新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提供了中国锁瑚菌属已知物种的检索表。
2022年04期 v.20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崇华;刘晓亮;田恩静;
收集盔孢伞属Galerina 16个物种40份标本,提取样品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内间隔区(IGS)、核糖体大亚基(nrLSU)、线粒体小亚基(mtSSU)、翻译延长因子(EF1-α)、RNA聚合酶第一大亚基(RPB1)、RNA聚合酶第二大亚基(RPB2)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8个基因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将得到的序列进行拼接校对后计算物种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发育树。结果表明:ITS序列最适合作为盔孢伞属的DNA条形码,基于ITS序列开发出盔孢伞属的DNA微条形码、设计出微条形码引物。该引物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较强的适用性,对材料品质要求低,能够扩增由于蒸煮或消化等原因导致DNA发生降解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2022年04期 v.20 298-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
2022年04期 v.20 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Fungarium of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国际代码GDGM,曾用代码HMIGD)由我国著名真菌学家邓叔群院士(学部委员)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真菌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创新应用联盟的发起单位和中国菌物标本馆联盟的理事单位。
2022年04期 v.20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