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红霞;戴玉成;
簇生针齿菌和离心射脉革菌2种木腐菌是中国新记录种。簇生针齿菌采自河南省,湖南省和云南省,该种与金黄针齿菌比较相似,但是后者的子实层体表面金黄色,担孢子较宽。离心射脉革菌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该菌与辐射射脉革菌比较接近,但是后者具有囊状体和较小的担孢子。本文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2008年01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晶;图力古尔;
描述了伞菌霉(Spinellus fusiger)子实体的宏观结构特征及孢子囊、孢囊梗、孢囊孢子的微观结构特征,并报道了该种的中国新记录寄主,包括小菇属3个种,金钱菌属4个种,同时金钱菌属为伞菌霉的新记录寄主属。标本采自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
2008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图力古尔;孟天晓;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的132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共报道中国球盖菇属[Stropharia(Fr.)Qulet]真菌14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包括1个拟定新种,即黄囊球盖菇[Stropharia chrysocystidia Meng T.X.et Tolgor];1个新变种,即蚯蚓铜绿球盖菇[Stropharia aeruginosa(Fr.)Qulet var.earthwormia Meng T.X.et Tolgor];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偏孢孔球盖菇[Stropharia dorsiporaEsteve-Rav.&Barrasa]和盐碱球盖菇[Stropharia halophila Pacioni];四川省新记录种1个,即亮白球盖菇[Stropharia albonitens(Fr.)Qulet];吉林省新记录变型1个,即浅黄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f.luteaHongo];云南和西藏新记录变型1个,即黄褐球盖菇[Stropharia aeruginosa(Fr.)Qulet f.brunneola Hongo]。对已知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担孢子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008年01期 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美;田呈明;过颂新;宋立洲;贺伟;
采用常规分离法从不同地区健康黄栌根系中共分离得到33株内生真菌,其优势类群主要包括无孢菌群、腐质霉属、青霉属等,而且不同地区黄栌的根系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内生真菌对黄栌枯萎病病原——大丽轮枝孢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团炭角菌、黑乌霉属、假丝酵母属的菌株抑制作用较强,其它内生真菌菌株对大丽轮枝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008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韩晓丽;康冀川;何劲;张禧庆;黄庆华;
为实现真菌发酵生产黄酮,用HPLC和氯化铝比色法,从四川、贵州、山东等地采集的银杏根、茎、叶中分离到7株产黄酮真菌。分子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Colletotrichum和Fusarium,菌株QC102经鉴定为Colletotrichumacutatum Simmonds,其总黄酮产量为8.2μg/mL。
2008年01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书庆;殷红;刘芸;陈娟丽;徐婉如;赵强;
由杜仲植株的根、茎、叶分离到内生真菌,分别对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筛选能产生与杜仲药材相同或相似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将培养物适当处理后,根据黄酮类化合物所特有的颜色反应进行初筛,然后根据TLC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进行复筛,结果从杜仲植株共分离得到44株内生真菌,其中1株(DZY5)能产出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黄酮类物质。
2008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刘永翔;朱国胜;刘作易;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的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一端的轻印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它种类真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2008年01期 49-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桂舫;金静;陈茎;王远路;刘付超;
研究了营养、温度、光照和pH值对4株海生毛壳菌(Chaetomium spp.)的生长及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海洋真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株毛壳菌在10~35℃均能生长,WHM12、WHM33和WHM34的生长适温为20~30℃,WHM41的生长适温为15~25℃;4株菌在燕麦片琼脂(OA)培养基和YG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pH值5~10均能生长,但喜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全黑暗处理有利于4株菌的生长;除光照外,营养、温度和pH值对其产孢均有影响。
2008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海燕;邹晓;王鹏霞;刘爱英;梁宗琦;
为探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抗旱的生理生化基础,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采自贵州省荔波县的蝉拟青霉GZUIFR-3L菌株液体发酵进行胁迫,用氮蓝四唑法连续测定不同培养时间SOD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从而测定SOD比活力。结果表明,胁迫和非胁迫情况下,蝉拟青霉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SOD比活力分别在发酵培养第7,8,6d时达到最大值;经干旱胁迫的蝉拟青霉SOD活力及其比活力均比未经胁迫处理的高,初步推测蝉拟青霉抗旱能力与SOD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2008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苏敏;魏江春;
对喇叭石蕊共生菌、藻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菌生长在以40g/L肌醇为碳源、2g/LL-谷氨酰胺为氮源、起始pH值为7.0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其共生藻的生长在以160g/L葡萄糖为碳源、1.75g/LNaNO3为氮源、起始pH值为5.0的BB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
2008年01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0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