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ul M.Kirk;Lorelei L.Norvell;姚一建;
2011年7月在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分会上通过了命名法规的一系列重大改动,并在全体大会上得到了接受批准。文中就命名法规的变化进行了简单概述,同时也讨论了这些变化的意义,特别是对菌物研究的意义,以期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
2011年03期 v.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勃;马瑜;甄丽莎;柯杨;
从采自河南境内伏牛山的野生碎米桠中分离到1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麻孢菌属的中国新记录种——宇田川麻孢菌Gelasinospora udagawae,根据研究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显微照相及分析讨论。
2011年03期 v.9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萨代提古丽·马合木提;刘丽燕;古丽扎尔·阿布都克依木;热衣木·马木提;阿不都拉·阿巴斯;
大量采集新疆各地网衣属(LecideaAch.)地衣标本,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L.hypocrita,4个新疆新记录种L.berengeriana,L.confluens,L.lactea,L.lithophila。文中对这些新记录地衣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反映地衣特征的彩色图片。
2011年03期 v.9 133-13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图力古尔;王玉玲;王建瑞;刘宇;
对采自山东省的14种鹅膏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提供线条图和分种检索表。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和鲁东大学菌物标本馆(HMLD)。
2011年03期 v.9 13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宇昌;李玉;
对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设置类型Ⅰ(红松纯林)、类型Ⅱ(云、冷杉红松林)、类型Ⅲ(椴树红松林)、类型Ⅳ(蒙古栎红松林)、类型Ⅴ(枫桦红松林)5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对群落内的大型真菌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enhinick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对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测定。通过试验得出,R的变化趋势,类型Ⅲ>类型Ⅴ>类型Ⅱ>类型Ⅳ>类型Ⅰ;H′和D的变化趋势为类型Ⅴ>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Ⅳ>类型Ⅰ;E的变化趋势为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类型Ⅰ>类型Ⅴ。研究结果表明,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2011年03期 v.9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曾辉;
截至2010年,通过对全世界范围蘑菇邮票的收集和统计得知,世界上76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了蘑菇属24个种计126枚邮票,从中大致了解世界范围上蘑菇属真菌的资源分布和栽培状况。
2011年03期 v.9 154-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晓赟;章卫民;刘淑云;雷存喜;周小梅;刘石泉;赵运林;
对湖南地区茯砖茶上"金花菌"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发育过程,鉴定其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2011年03期 v.9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杨晓贺;顾鑫;张瑜;丁俊杰;申宏波;赵海红;吕国忠;
为明确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种类及筛选有益真菌,对采自我国东北地区主要蔬菜的根茎样本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19个属30个种或变种,其中镰孢菌属为优势属,共分离得到10个种。研究结果表明:葫芦科蔬菜上分离的真菌种类最多,为11个属17个种。从采集地来看,在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分离到的真菌数量较多,分别为12个属18个种和11个属18个种,吉林省最少,仅有2个属5个种。
2011年03期 v.9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桑峰;边银丙;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在菌丝体阶段极易感染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der)等多种杂菌。本研究以木耳176个杂交子为供试菌株,采用木耳与绿色木霉菌丝体对峙培养,发酵液相互抑制菌丝体生长,以及调查木耳菌袋田间污染率,比较了杂交子抗绿色木霉的能力,初步建立了木耳抗霉菌污染能力的技术体系。
2011年03期 v.9 168-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璐;林衍铨;江晓凌;应正河;
研究了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质量浓度为1.0 g/L时,菌丝生长速率达到最大,随着添加量增加,菌丝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维生素B1、B4、B6在供试范围内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强,维生素B2、B12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在含有8 mg/L维生素B4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6-苄氨基嘌呤(6-BA)在供试范围内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强,6-糠氨基嘌呤(6-KT)质量浓度较高时(>8 mg/L)可促进绣球菌菌丝生长。
2011年03期 v.9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程鑫颖;包海鹰;丁燕;Young Ho Kim;
采用MTT法对从瓦宁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二氢莰非素、hispolon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率分别为34.83%和48.0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71.09%和74.57%;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9.48,61.57,30.22,24.68μg/mL。说明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SMMC-7721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011年03期 v.9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