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物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研发前景——献给《菌物研究》创刊10周年

    魏江春;

    文中首先给予菌物,即泛真菌(Pan-Fungi)以明确定义,它是地球生物圈中一切真核菌类生物的总称,是地球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生物类群。在对物种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所谓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指生存于地球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生态系统中的、含有多种多样基因的物种多样性。文中指出,地球生物圈中生存的真菌至少有250万种。然而,已被人类所认识和命名的真菌仅为9.786 1万种,占估计种数的3.9%,尚有96.1%的真菌有待于人类去发现。人类的平均寿命由1796年以前的18岁提高到60岁经历了2个里程碑,由18岁至40岁借助于牛痘的发明;由40岁至60岁则借助于来自真菌的抗菌素——青霉素的应用。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面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威胁,如何才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跨越第三个里程碑,从而进入更加健康长寿的新生活阶段?除了进行环境和食品安全治理以及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外,丰富的菌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也许正是人类所期待的。文中对提到的304种具有抑制肿瘤活性的药用真菌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抗癌活性物质的筛选,从而构建健康人群的抗癌"防火墙",同时制定癌症患者的康复计划,使药用真菌在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使人类进入更加健康长寿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迄今包括新药开发在内的菌物资源研发中鲜有成效的原因之一,也许与菌物分类学及其成果未受到足够重视不无关系。其结果便导致该研发项目的菌物多样性基础先天不足,从而难以发挥我国菌物多样性在资源开发中的优势。面对如此丰富的菌物资源宝库,为了研究和开发菌物资源,创建我国自己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与菌物资源研发的上游和中游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在加强菌物分类学三大存取系统并重的前提下,结合菌物活性物质筛选平台,作为菌物资源研发的新途径与新模式,进行包括创新药物在内的菌物资源研发项目的立项,实在势在必行。此外,从产于极端环境的菌物中进行抗逆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与应用对于人类环境的改善具有巨大的潜力。

    2012年03期 v.10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44 ]
  • 中国小香菇属一新种(英文)

    李泰辉;邓旺秋;邓春英;宋斌;

    描述了在中国南方发现的1个小香菇属新种,因其腐生于竹杆上、菌柄细长,因而命名为竹生小香菇。模式标本(GDGM527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

    2012年03期 v.1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广东省多孔菌的多样性(英文)

    戴玉成;

    2006—2011年间对中国广东省的木材腐朽菌资源进行了7次调查,期间共采集木材腐朽菌标本900余号,经鉴定,共发现多孔菌219种。文中提供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其中包括寄主和采集号。

    2012年03期 v.10 13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9 ]
  • 从长白山土壤中分离的3种弯颈霉属真菌(英文)

    许文爽;吕国忠;姜华;赵志慧;孙晓东;吕书媛;

    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从采自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较多的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真菌菌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3个种,即雪白弯颈霉(T.niveum)、柱孢弯颈霉(T.cylindrospo-rum)及地生弯颈霉(T.geodes),其中(T.cylindrosporum)和(T.geodes)为中国新记录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真菌为喜冷真菌,表现出具有海拔分布特点。

    2012年03期 v.1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1 ]
  • 几种石耳科地衣生物地理学关系的分子评估(英文)

    郭守玉;黄满荣;

    对具有北美东部和亚洲东部近缘生物地理学关系的大型地衣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检测较少。笔者获得了石耳科中8个种10个样本nrDNA的ITS完整序列,并对本科中在分布上具有重要意义的4个种的生物地理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细胞核核糖体DNA变异性较强的ITS段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支持放射盘石耳(Umbilicaria muehlenbergii)、宾州疱脐衣(Lasallia pennsylvanica)为同种型间断分布,美味石耳(U.escu-lenta)和大叶石耳(U.mammulata)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分化程度,为异种型间断分布。地理学分析显示该两种石耳的分化可能是由于太平洋的扩展和隔离所造成的结果。同种型间断分布种类的不同地区的样本之间的差异较小。推测了不同类型间断分布种类的分化时间,美味石耳与大叶石耳的分化发生在中新世(23~5.33 Mya)中期,白令海峡形成期间。

    2012年03期 v.10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8 ]
  • 中国名蘑100

    图力古尔;李玉;

    从中国分布的大型真菌中筛选出100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食用、药用或剧毒)或者中国特有的、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珍稀物种,旨在为人们认识、利用和保护这些物种提供参考。

    2012年03期 v.10 154-15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5 ]
  • 中国热带黏菌的已知种类

    闫淑珍;刘歧莎;李玉;陈双林;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4省区的南部及海南、香港和澳门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地理上的热带。为了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热带地区黏菌资源的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文中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和复核以及文献考证研究了已知的发生于中国热带地区的黏菌种类,对一些物种分类地位和名称变化进行了更新,同时记述了每个物种的生境和在我国热带地区的分布。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现知黏菌6目13科35属160种,其中,广东南部为23种,广西南部为61种,海南为33种,云南南部为67种,台湾南部为26种,香港为66种,澳门为10种。从黏菌的目级水平来看,中国热带地区现知黏菌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5种,无丝菌目22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73种,发网菌目27种。

    2012年03期 v.10 15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49 ]
  • 中国暗金钱菌属分类研究概况

    魏铁铮;吕鸿梅;姚一建;

    文中对中国暗金钱菌属(Phaeocollybia)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国内已报道的暗金钱菌属12个名称记录中,头饰暗金钱菌(P.cidaris)的报道缺乏标本引证,污黑暗金钱菌(P.lugubris)的报道未提供形态描述,国内外文献对于长根暗金钱菌(P.christinae)和哥伦比亚暗金钱菌(P.columbiana)的形态描述也存在差异。我国报道的暗金钱菌属种类仅发现于长江以南的6个省区,其物种多样性仍有待澄清。

    2012年03期 v.10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7 ]
  • 气-水两生型丝孢真菌的多样性与分类研究

    余盼;赵国柱;徐锐;

    气-水两生型真菌通常定植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溪流或池塘沉积的腐枝叶上,菌丝生长于水体底部,当沉积物暴露于空气中时,形成分生孢子并发育成中空的孢子繁殖体,使其能漂浮在水面,附着新的基质,进行生长繁殖。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约20属116种,大多为无性型的丝孢菌,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产孢特点,在真菌的形态、生态和系统演化上有重要研究价值。文中主要从多样性和分类学、采集与分离培养、孢子形态和发育、有性型-无性型关系、系统演化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为该类真菌系统的研究及潜在的应用提供参考。

    2012年03期 v.10 177-18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8 ]
  • 21世纪的菌根学

    李素美;陈应龙;林先贵;刘润进;

    进入21世纪第1个10年,菌根学(mycorrhizology)研究进入菌根学发展史上第2个辉煌时期。文中总结了21世纪首个10年期间菌根学研究的特点,预测了今后40年(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推动菌根学进一步研究及其菌根生物技术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10 18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03 ]
  • 香菇杂交子农艺性状与差异基因表达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王翔;边银丙;肖扬;戴耀红;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4个菌株为亲本组成3个杂交组合,采用单孢菌株配对获得杂交子,观察锁状联合鉴别出真正的杂交子,测定杂交子及其亲本的农艺性状。在每个杂交组合中分别各选取3个杂交子,研究杂交子和亲本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杂交子共有4种基因表达类型:双亲沉默型(W1型),单亲沉默型(W2型),杂交子特异表达型(W3型),单亲表达型(W4型)。香菇杂交子农艺性状与基因差异表达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菌盖厚与双亲沉默型(W1型)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菌柄长与单亲沉默型(W2型)呈显著负相关。

    2012年03期 v.10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7 ]
  • 几种主要食用菌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方明;姚方杰;陈影;王晓娥;

    对平菇、香菇、草菇、银耳、双孢蘑菇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03期 v.10 19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3 ]
  • 古尼拟青霉最佳镇痛活性培养基的筛选

    胡拓;朱国胜;刘永翔;刘作易;

    以1株有镇痛活性的古尼拟青霉为试验材料,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使该株产生最佳镇痛活性成分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产生镇痛活性成分的最佳发酵时间为6 d,最佳培养基为改良沙氏培养基Ⅰ,其成分为葡萄糖20 g,甘油5 g,可溶性淀粉5 g,KCl 0.5 g,MgSO4.7H2O 0.5 g,KH2PO4.3H2O 1 g,FeSO4.7H2O 0.5 g,pH 7~8。

    2012年03期 v.10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8 ]
  • 菌物DNA条形码技术原理与操作

    刘淑艳;张傲;李玉;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1个较短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方法,它通过对1个或多个相关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进而鉴定未知物种或者发现新种。当传统的分类学受到阻碍时,这种技术可以发挥其优势。相对于其他生物,菌物的生活史独特而复杂,这就使得对其进行的形态学鉴定要受到菌物自身生长发育时期的限制。国内外科学家对寻找适合于大多数菌物的标准DNA条码进行过探索,但还没有找到满足全部特征的基因片段。文中对DNA条形码技术的概念、原理依据、操作步骤和优缺点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我国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03期 v.10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2 ]
  • 2012年食用菌“平菇甲醛”事件浅析

    邢增涛;赵晓燕;谭琦;刘海燕;

    对2012年4月媒体报道的青岛平菇中检测发现甲醛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剖析。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食用菌和其他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甲醛自身的理化特性,作者认为食用菌中含有微量甲醛是食用菌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安全的。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对部分食用菌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代谢机理和风险评估情况,其中食用菌甲醛的代谢机理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2012年03期 v.10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