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进;刘培贵;王立松;孙丽华;王向华;
文中首次报道了史蒂芬块菌属Stephensia在中国的分布。史蒂芬块菌发现于滇中地区呈贡县,生于1株栽培的天麻旁边,附近长有云南松和榛属植物。标本的特征与文献中对于该种的描述一致,即子囊果表面具褐色绒毛,产孢组织有曲折的脉沟,脉沟向中心辐聚,中心有时形成空腔,孢子球形,直径18~25μm,无油滴,包被(外囊盘被)角胞组织。中国标本的ITS序列与北美和欧洲样品有99%的相似性,其LSU序列仅有3个碱基与北美样品不同。史蒂芬块菌在分子系统上与腔囊块菌属Hydnocystis和地杯菌属Geopxyis近缘。
2016年02期 v.14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艳;曾翠云;陈红刚;朱田田;
报道了寄生于茄科中国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球针壳属中国新记录种——丘布特球针壳(Phyllactinia chubutiana),其闭囊壳黑褐色,扁球形;附属丝8~10根,生于闭囊壳的赤道区,长度是闭囊壳的1~2倍,具球根状基部,顶部稍尖;子囊13~18个。每个子囊内有2个子囊孢子,卵圆形。无性态为Ovulariopsis insolita,分生孢子梗单生,直立,圆柱形;分生孢子单生,顶部无乳突,圆柱形,孢子萌发时形成粗的芽管并且顶端稍膨大;附着胞乳头状突起,具分叉或不规则状分支。标本保存在甘肃中医药大学植物保护标本室(HTCM 111022)。
2016年02期 v.14 76-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铁志;杨晓坡;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宁城县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灯心草根肿黑粉菌Entorrhiza casparyana,寄生在小灯心草Juncus bufonius的根部。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2016年02期 v.1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丽;李克梅;赵震宇;日孜旺古丽;徐光青;吴乐年;
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植物的白粉菌和锈菌进行形态分类鉴定研究,报道该地区白粉菌22种,隶属于5族6属,其中白粉菌新记录寄主植物18种;报道锈菌23种,隶属于2科4属,其中锈菌新记录寄主植物1种。文中提供了真菌名录,包括寄主、采集地点和标本号。
2016年02期 v.1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荆蕾;图力古尔;
依据文献报道和实际考察记载了吉林省毒蘑菇166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35科76属。其中,担子菌152种,子囊菌14种。部分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文中对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称进行了订正,同时列举出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并引证了相关参考文献。
2016年02期 v.14 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玉玲;姚艺桑;张宗豪;刘欣;徐海峰;马少丽;吴子媺;朱佳石;
应用真菌特异性引物PCR测序、克隆测序和SNP质谱基因分型法,鉴定2株蝙蝠蛾幼虫活体肠道的真菌分离株(CH1和CH2)中的多种菌物。应用这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观察其协同侵染活性。结果表明这2株分离株呈现中国被毛孢的体外培养生长和显微形态特征。通用引物ITS4/5和蝙蝠蛾拟青霉特异性引物Pp4/5扩增子测序检出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扩增子克隆-测序和SNP基因分型法证实多种转换和颠换点突变基因型在2株分离株中共存。反复固体、液体培养证实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ITS序列共存,并非真菌间DNA片段漂移。应用子囊孢子或中国被毛孢侵染4~5龄蝙蝠蛾幼虫,幼虫染菌率为1.37%~3.52%,幼虫变僵时间为35~50 d。应用2株分离株与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联合侵染,幼虫变僵时间为5~8 d,染菌率达55.2%(P<0.001),侵染效能提高15~39倍。蝙蝠蛾拟青霉和多种点突变基因型冬虫夏草菌(包括中国被毛孢)在蝙蝠蛾幼虫肠道以天然真菌复合体形式共存;多种菌物组成的侵染源联合侵染蝙蝠蛾幼虫大幅度提高侵染效能,呈现多菌协同侵染的共生关系。
2016年02期 v.14 9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卯婷婷;赵兴丽;赵玳琳;陶刚;
为进一步了解落葵上一种新病害的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匍柄霉(Stemphylium 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 H 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 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 min和43℃处理15 min。
2016年02期 v.14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