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瑶;图力古尔;
对采自中国吉林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红菇属真菌标本进行研究,确认3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橙焰红菇Russula aurantioflammans Ruots., Sarnari&Vauras,蜜红菇Russula melitode Romagn.,拉汗帕利红菇Russula lakhanpalii A. Ghosh, K. Das&R.P. Bhatt。详细描述了形态特征并绘制形态线条图。通过宏观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的对比证实了形态学的准确性。
2022年01期 v.2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雪瑶;图力古尔;
对采自中国吉林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红菇属真菌标本进行研究,确认3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橙焰红菇Russula aurantioflammans Ruots., Sarnari&Vauras,蜜红菇Russula melitode Romagn.,拉汗帕利红菇Russula lakhanpalii A. Ghosh, K. Das&R.P. Bhatt。详细描述了形态特征并绘制形态线条图。通过宏观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的对比证实了形态学的准确性。
2022年01期 v.2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8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铁志;
随着野外调查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白粉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白粉菌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提供了新修订的内蒙古白粉菌名录。确认了内蒙古白粉菌科10属157种和变种,寄主植物达63科238属540余种。列出了145种内蒙古白粉菌寄主新记录及其产地和标本号等信息,以及从复合种分出的种的寄主名称。报道了白粉菌中国新记录种5个,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2022年01期 v.20 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铁志;
随着野外调查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白粉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白粉菌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提供了新修订的内蒙古白粉菌名录。确认了内蒙古白粉菌科10属157种和变种,寄主植物达63科238属540余种。列出了145种内蒙古白粉菌寄主新记录及其产地和标本号等信息,以及从复合种分出的种的寄主名称。报道了白粉菌中国新记录种5个,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2022年01期 v.20 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铭锴;杨占恩;李玉;马海霞;
报道了蕉孢壳属真菌4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马克欧文蕉孢壳菌Diatrype macowaniana、波纹蕉孢壳菌Diatrype undulata、俄勒冈蕉孢壳菌Diatrype oregonensis和刺蕉孢壳菌Diatrype spilomea。其中,马克欧文蕉孢壳菌和波纹蕉孢壳菌采自吉林省,前者的主要特征为子座扁球状,不规则,黑色至黑褐色,子囊孢子短棒状、无色透明;后者主要特征为子座大片垫状蔓延,呈波浪状轮廓,表面黑色,通常具明显边界,子囊孢子腊肠状、淡黄色;俄勒冈蕉孢壳菌D. oregonensis采自云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呈圆锥状肿块,圆形或多边形,表面黑色,子囊孢子腊肠状,透明至淡黄色;刺蕉孢壳菌D. spilomea采自海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从树皮中裂出,垫状,轮廓不规则,边缘陡,黑棕色至黑色,子囊孢子短棒状,透明无色。根据采集的材料对以上4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及图示。
2022年01期 v.20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铭锴;杨占恩;李玉;马海霞;
报道了蕉孢壳属真菌4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马克欧文蕉孢壳菌Diatrype macowaniana、波纹蕉孢壳菌Diatrype undulata、俄勒冈蕉孢壳菌Diatrype oregonensis和刺蕉孢壳菌Diatrype spilomea。其中,马克欧文蕉孢壳菌和波纹蕉孢壳菌采自吉林省,前者的主要特征为子座扁球状,不规则,黑色至黑褐色,子囊孢子短棒状、无色透明;后者主要特征为子座大片垫状蔓延,呈波浪状轮廓,表面黑色,通常具明显边界,子囊孢子腊肠状、淡黄色;俄勒冈蕉孢壳菌D. oregonensis采自云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呈圆锥状肿块,圆形或多边形,表面黑色,子囊孢子腊肠状,透明至淡黄色;刺蕉孢壳菌D. spilomea采自海南省,其主要特征为子座从树皮中裂出,垫状,轮廓不规则,边缘陡,黑棕色至黑色,子囊孢子短棒状,透明无色。根据采集的材料对以上4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及图示。
2022年01期 v.20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静;张波;汪阳;李丹;李玉;
为探究火菇属Flammulina野生菌株发酵液对栽培菌株的影响,以火菇属野生柳生金针菇F. rossica F52、野生金针菇F. filiformis F39和栽培金针菇F. filiformis F47为供试菌株,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对比了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火菇属野生菌株发酵液对栽培菌株平板中菌丝长速、液体发酵中菌丝生物量、干质量及漆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野生金针菇菌株F39发酵液对栽培菌株F47菌丝长速有抑制作用,对发酵液中菌丝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当添加发酵液体积分数为50%时可显著提高菌株F47发酵液中漆酶活力,当体积分数为40%时,可显著提高菌株F47发酵液中淀粉酶的活力(P<0.05);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野生柳生金针菇菌株F52发酵液对菌株F47除淀粉酶外其他指标均影响显著,添加体积分数为30%的发酵液对栽培金针菇F47菌丝长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添加发酵液体积分数为40%时,对菌株F47液体发酵中菌丝干质量和漆酶活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证明了化感效应不仅存在于属间,在同属下的种间也存在。
2022年01期 v.2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静;张波;汪阳;李丹;李玉;
为探究火菇属Flammulina野生菌株发酵液对栽培菌株的影响,以火菇属野生柳生金针菇F. rossica F52、野生金针菇F. filiformis F39和栽培金针菇F. filiformis F47为供试菌株,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对比了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火菇属野生菌株发酵液对栽培菌株平板中菌丝长速、液体发酵中菌丝生物量、干质量及漆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野生金针菇菌株F39发酵液对栽培菌株F47菌丝长速有抑制作用,对发酵液中菌丝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当添加发酵液体积分数为50%时可显著提高菌株F47发酵液中漆酶活力,当体积分数为40%时,可显著提高菌株F47发酵液中淀粉酶的活力(P<0.05);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野生柳生金针菇菌株F52发酵液对菌株F47除淀粉酶外其他指标均影响显著,添加体积分数为30%的发酵液对栽培金针菇F47菌丝长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添加发酵液体积分数为40%时,对菌株F47液体发酵中菌丝干质量和漆酶活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证明了化感效应不仅存在于属间,在同属下的种间也存在。
2022年01期 v.2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宇光;刘栋;冷悦;唐敏;王欢;王淑敏;
分离并鉴定了采自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1株真菌—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优化了斜面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培养基质对S.lanosoniv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最适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28℃培养温度下,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5 g/L,酵母粉2.5 g/L,KH_2PO_41.5 g/L,马铃薯200 g/L,琼脂粉20 g/L,p H自然,为生防菌剂及抗生素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2022年01期 v.2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宇光;刘栋;冷悦;唐敏;王欢;王淑敏;
分离并鉴定了采自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1株真菌—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优化了斜面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培养基质对S.lanosoniv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最适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28℃培养温度下,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5 g/L,酵母粉2.5 g/L,KH_2PO_41.5 g/L,马铃薯200 g/L,琼脂粉20 g/L,p H自然,为生防菌剂及抗生素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2022年01期 v.2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雪;姚方杰;方明;鲁丽鑫;孟晶晶;赵超意;郭淑雅;
利用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酯酶同工酶分析、SRAP分子标记分析及表型性状分析对吉林省栽培及野生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菌株筛选。结果表明:10株供试菌株两两对峙培养(栽培菌株X2、X3、X13、X18、X20,野生菌株Y13,Y21,Y22,Y24,Y26)均可产生体细胞不亲和现象;酯酶同工酶共有12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其中有4条酶带为供试菌株基础酶带,Rf值分布在0.10~0.69;利用15对SRAP引物对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02条带,有7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8.6%。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菌株X20与野生菌株Y24聚为一类;SRA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菌株X13与野生菌株Y13聚为一类;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同一类群中既有栽培菌株又有野生菌株。通过对表型性状测定,野生菌株的菌柄直径、菌盖厚度、菌盖颜色、菌柄长度等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大于栽培菌株;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菌盖直径呈正相关性。在充分了解菌株间遗传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筛选出1株优良菌株X18,表现为菌盖较大、菌肉较厚、颜色鲜黄;筛选出1株优良野生种质材料Y13,在表型性状中表现为菌盖较厚、菌柄较粗,可为新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材料。从细胞水平(体细胞不亲和性)、蛋白水平(酯酶同工酶)、分子水平(SRAP分子标记)、个体水平(表型性状)共4种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2022年01期 v.2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4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雪;姚方杰;方明;鲁丽鑫;孟晶晶;赵超意;郭淑雅;
利用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酯酶同工酶分析、SRAP分子标记分析及表型性状分析对吉林省栽培及野生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菌株筛选。结果表明:10株供试菌株两两对峙培养(栽培菌株X2、X3、X13、X18、X20,野生菌株Y13,Y21,Y22,Y24,Y26)均可产生体细胞不亲和现象;酯酶同工酶共有12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其中有4条酶带为供试菌株基础酶带,Rf值分布在0.10~0.69;利用15对SRAP引物对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02条带,有7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8.6%。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菌株X20与野生菌株Y24聚为一类;SRA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菌株X13与野生菌株Y13聚为一类;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同一类群中既有栽培菌株又有野生菌株。通过对表型性状测定,野生菌株的菌柄直径、菌盖厚度、菌盖颜色、菌柄长度等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大于栽培菌株;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菌盖直径呈正相关性。在充分了解菌株间遗传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筛选出1株优良菌株X18,表现为菌盖较大、菌肉较厚、颜色鲜黄;筛选出1株优良野生种质材料Y13,在表型性状中表现为菌盖较厚、菌柄较粗,可为新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材料。从细胞水平(体细胞不亲和性)、蛋白水平(酯酶同工酶)、分子水平(SRAP分子标记)、个体水平(表型性状)共4种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2022年01期 v.2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4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